2022/7/27 12:25:12
我们公司客户提货金额3000元,返利有2800元,正常的返利是我开折扣的,这个开折扣最后金额就2百元,合理么
不太合理
那正常应该怎么操作呢?
折扣和售价比达到2800/3000=93%
税局可能会怀疑你通过其他方式偷逃税款
正常应该是可以用返利的多少呢?
一般都是10%以内
你们这个返利这么高,是不是带有融资性质
不是的,是他一直提货很多,没有用过,现在可能是后期不想合作了,一次性用了
是否可以开红字发票呢?每个批次的折扣对应开一张
这个红字怎么开呢?
是这样开嘛
对,红字比较麻烦
不是像我们正常跨月开具的么
开返利普通发票也行
销售返利需要开具发票。按照相关税收政策的规定,生产企业从销售企业那里取得的返利收入发票有两类,一类是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挂钩的各种返还收入,应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冲减当期增值税进项税。
什么意思,老师可以说一下具体怎么开吗,谢谢
对方收到返利开具发票给你们
你们收到返利发票冲减收入,对方是冲减购进商品成本
他说的这个红字发票怎么开呢?
我们公司现在是想让她开红字
但是红字是不能随便开的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推行增值税发票系统升级版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73号)的规定,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发生:销货退回、开票有误、销售服务中止、以及发票抵扣联和发票联均无法认证等情形但不符合作废条件、或者因销货部分退回、及发生销售折让、需要开具红字专用发票。
我们这个不算是发生销售折让吗?
你们是返利
折让一般是销售商品有瑕疵而做的价格让步
那红字发票能怎么开票?
就是我们不开红字返利给他,就上面这个人说的那种红字应该怎么开具呢,和我们正常跨月作废发票一样吗?
在开票软件中,进入“发票管理”界面,点击红字发票信息表/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表”
(1)当弹出红字发票信息表信息选择界面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作为购买方申请或者是销售方申请
购买方申请分两种情况
① 已抵扣
只要选择发票种类后,不需要填写对应蓝字发票代码和发票号码,点“确定”进入填开界面。
② 未抵扣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具体未抵扣原因后,选择发票种类,并填写对应蓝字发票代码和号码,点“确定”进入填开界面
销售方申请
由销售方申请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理由后,选择发票种类,并填写对应蓝字发票代码和号码
如果系统中有对应蓝字发票则会弹出对应发票的界面,查看信息无误后进入信息表填开界面
这个和正常跨月作废专票一样?
跨月不能作废,只能开红字
对方给我开红字通知单,我按照通知单上面来开具红字是吗
对
那像您说的开具普票怎么开呢?
收到返利方开具
开普票给我们的话,我们正常给他开具专票,他这个专票进项还是能全额抵扣啊
对啊
普票上的销项税他也要交
对哦,那万一对方是小规模呢
小规模正常不能抵扣,正常计税就行了
那这种有什么要求么,红字发票必须是正常发票开出来才能开具吧?
对
对方给我开普票的话,我怎么做账呢
对方开红字的话,我又怎么做账呢?
处理都是冲减收入
你们开折让红字吧
不是说不能开嘛
折让红字的话,是让他们开了红字通知单,我这边按照他开的红字通知单来开发票嘛?
他们收到你们开的发票已经抵扣了的话,是他们先申请红字通知书,你们再开
如果没有抵扣呢?
不是对方开红字通知单,我们这边开负数发票嘛?
没抵扣你们这边进开票系统申请填开
下午说的
我前面发过红字发票开票流程,你翻一下前面
那为什么那个会计说的是让人家开红字通知单呢🙄
按照国税2016年第47号公告规定处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红字增值税发票开具有关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47号)规定:“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发生销货退回、开票有误、应税服务中止等情形但不符合发票作废条件,或者因销货部分退回及发生销售折让,需要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的,按以下方法处理:
(一)购买方取得专用发票已用于申报抵扣的,购买方可在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中填开并上传《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表》,在填开《信息表》时不填写相对应的蓝字专用发票信息,应暂依《信息表》所列增值税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转出,待取得销售方开具的红字专用发票后,与《信息表》一并作为记账凭证。
购买方取得专用发票未用于申报抵扣、但发票联或抵扣联无法退回的,购买方填开《信息表》时应填写相对应的蓝字专用发票信息。
销售方开具专用发票尚未交付购买方,以及购买方未用于申报抵扣并将发票联及抵扣联退回的,销售方可在新系统中填开并上传《信息表》。销售方填开《信息表》时应填写相对应的蓝字专用发票信息。
(二)主管税务机关通过网络接收纳税人上传的《信息表》,系统自动校验通过后,生成带有‘红字发票信息表编号’的《信息表》,并将信息同步至纳税人端系统中。
(三)销售方凭税务机关系统校验通过的《信息表》开具红字专用发票,在新系统中以销项负数开具。红字专用发票应与《信息表》一一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