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哪些?每个企业都有多多少少的固定资产,根据资产的价值以及使用年限来进行折旧摊销,但是刚做会计的小伙伴对折旧还不是太熟悉,也无从下手。今天我们大家来梳理下固定资产都该如何做折旧。
- 1.年限平均法
- 公式:
- ① 年折旧额
- =(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 =原值 ×(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
- =原值×年折旧率
- ② 年折旧率
- =(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
- ③ 月折旧额
- = 年折旧额÷12
- = 原值×月折旧率
- 案例1:
- 某企业购入一辆汽车,原价为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10万元。
- 年折旧额=(100-10)÷5=18(万元)
- 年折旧率=18÷100=18%
- 月折旧额=18÷12=1.5
- 月折旧率=18%÷12=1.5%
- 2.工作量法
- 公式:
- ①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原值×(1-净残值率)]÷总工作量
- ② 年折旧额
- =当年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案例2:
- 某企业购入的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100万元,行驶50万公里,净残值10万元,第1、2、3年分别行驶3万、8万、10万公里。
- 每公里折旧额=(100-10)÷50=1.8元/公里
- 第1年折旧额=3×1.8=5.4(万元)
- 第2年折旧额=8×1.8=14.4(万元)
- 第3年折旧额=10×1.8=18(万元)
- 3.双倍余额递减法
- 公式:
- ① 年折旧率
- =2÷预计使用年限×100%
- ② 年折旧额
- =期初净值×年折旧率
- =(原值-累计折旧)×年折旧率
- ③ 月折旧额
- =年折旧额÷12
- ④ 最后两年每年的折旧额
- =(原值-预计净残值-以前年度累计折旧)÷2
- 案例3:
- 某企业购入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
- 年折旧率=2÷5=40%
- 第1年折旧额=100×40%=40(万元)
- 第2年折旧额=(100-40)×40%=24(万元)
- 第3年折旧额=(100-40-24)×40%=14.4(万元)
- 第4、5年折旧额=(100-40-24-14.4-10)÷2=5.8(万元)
- 牢记:前n-2年不考虑净残值,其他方法都考虑净残值,最后两年用直线法。
- 4.年数总和法
- 公式:
- ① 年折旧额
- =(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 ②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 ③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12
- ④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 案例4:
- 某企业购入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100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10万。
- 第1年折旧额=(100-10)×5÷(5+4+3+2+1)=90×5÷15=30(万元)
- 第2年折旧额=90×4÷15=24(万元)
- 第3年折旧额=90×3÷15=18(万元)
- 第4年折旧额=90×2÷15=12(万元)
- 第5年折旧额=90×1÷15=6(万元)
-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年折旧率时,“预计使用年数总和”是各年数相加哦。
- 补充:
- 账面余额=固定资产原值
- 账面净值(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 账面价值(账面净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残值可以是零吗?
根据现行税法规定,如果企业使用期满之后的固定资产没有任何可利用价值或变卖价值,企业可以选择将固定资产的预留残值率设为零。这个规定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
需要注意的是,税法对固定资产的残值率也有明确规定,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即使选择了将固定资产的预留残值率设置为零,企业仍然需要按照税法的规定来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此外,选取折旧方法和年限的选择应由企业自行决定,但如果会计上的计提折旧年限和税法上的不一致,企业需要在年底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进行调整,以保证企业纳税的合法性。
固定资产残值率可否为零并没有固定的答案,而是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如果确定了固定资产残值率为零,企业需要合理评估其未来利用价值和变卖价值,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决策。此外,企业还需要加强财务管理,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以避免因为错误的财务报表而被相关部门追责。
综上所述,确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残值率是否为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作为企业会计人员需要根据其实际情况来决策,固定资产折旧也是每个财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技能,如果遇到相关问题不懂不会的,尽可以在本平台网站上直接在线咨询资质专业老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