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答疑老师:哈哈老师
您好,个税需要计提的,一般就在做工资的时候一起计提个税了。 查看全部回复
问答已结束!
浏览:10170 0赞 0评论 收藏
您好,因为您8月的工资在9月底才能算出来,所以在9月份申报肯定是来不及了。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10044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Annina老师
真实合理的可以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936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归老师
可以,据实填报就可以;在个人所得税汇算时 多退少补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855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云峰老师
其他回算?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798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patience
个体户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730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Karina老师
您好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729 0赞 0评论 收藏
可能是的,也可能是财务计算错误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423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李伟老师
根据新个税法规定,2020年3月1日至6月30日,我国居民将迎来首次个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包括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414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账号正在注销中
可以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207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官方回复
您好!目前没有免征年终奖个税的相关政策。目前年终奖个税的计算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第一条第(一)项规定:“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规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以下简称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二种: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第六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累计预扣法,是指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预扣预缴税款时,以纳税人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工资、薪金所得累计收入减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见附件),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除累计减免税额和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余额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余额为负值时,暂不退税。纳税年度终了后余额仍为负值时,由纳税人通过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如果有哪里不清楚的,可以继续追问哦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081 0赞 0评论 收藏
还可以申报作为劳务费,让对方去代开发票,但是劳务费的税更多,估计这个经理也不会同意,还不如按照工资申报呢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8766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小月老师
本期收入是你的应发工资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8649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夏老师
你是离职了吗?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8636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燕子老师
你好,如果员工满足一次性扣除六万的条件,那么预交的时候减除费用就会按6万扣除,如果不满足就是一个月5000扣除。一次性减除费用的条件是1.去年全年12个月都在公司申报工资 2.去年全年取得的工资总额不超过6万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8466 0赞 1评论 收藏
您好,您只要记住在发放工资的次月申报个税就行了。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8352 0赞 0评论 收藏
特殊情况可以咨询一下主管税局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7981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andy老师
增值税、附加税、印花税、个税、房产税等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7953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大宁老师
综合所得没有工资薪金,没有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只有劳务报酬嘛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7928 0赞 0评论 收藏
提示法人风险,借款一年内未归还,又未用于公司经营的,如果被稽查,有视同分红,缴纳20%个税风险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7632 0赞 0评论 收藏
公众号:会计宝
发送验证码 60s后重新获取
账号密码登录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手机快速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返回登录
微信小程序
APP下载